廣東省
@中企網:以綠色發展為導向 廣州花都推進建筑裝配化
“綠色化發展是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前提條件,推進建筑裝配化是實現建筑現代化重要突破口?!苯?,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筑施工技術專家肖緒文作客廣州市花都區,開展以“堅持科技創新,促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講座上,肖緒文提出,裝配化是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裝配化建造技術是推進綠色建設技術創新的發展重點,但不能僅限于結構構件,建筑部件整體化和設備管線模塊化安裝更重要。他指出,建筑產業現代化必須解決建筑業幾方面問題,一是提高工程產品的功能性質量和工藝性質量;二是改善作業條件,減輕勞動強度,機械化、智能化、裝配化;三是高效利用資源,降低工程全周期運營成本;四是全力保護資源和環境,減少環境污染。
據悉,2018年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廣州市花都區將緊緊圍繞“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發展目標,扎實推進建筑產業化工作。當前,按照廣東省、廣州市等上級部門的工作要求,廣州市花都區新建民用建筑工程已經100%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但是普遍為一星級綠色建筑,二星級、三星級等高星級綠色建筑比例相對較少。裝配式建筑發展方面,廣州市花都區今年將準備開工建設一個區的示范項目,但要實現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30%的目標還有差距。

@中新網:東莞市首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開工建設
由中鐵城建集團二公司負責施工的東莞市首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開工儀式近日在東莞市南城國際商務區舉行。
東莞市南城區綜合管廊示范區項目位于東莞市南城國際商務區,涉及南城國際商務區內主要干路及眾多次干路。其中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總長為6.55公里(其中雙倉綜合管廊2.37km,纜線管廊4.18km),是集管廊主體工程、給水工程、消防工程、通風工程、電氣工程等于一體的地下綜合建筑體。
據中鐵城建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東莞市南城商務區綜合管廊建成后,一方面,能夠與城市整體規劃建設同步,保證城市可持續化發展,打造經濟新增長點,這既是“智慧型”新城市的發展要求,又能夠成為“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地下綜合管廊就像一條管道“地鐵線”,它將電力、通信、燃氣、給水排水、供熱等各種工程管道集于一體,充當城市地下空間的“發動機”;除此之外,綜合管廊建設將減少維修管線時的施工作業,消除“拉鏈路”現象,延長道路使用壽命,減少多重施工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針對南城地下管廊面臨的占地面積巨大、工程質量標準高、工期緊、協調難度大、深基坑安全支護作業等一系列工程建設難題,中鐵城建集團二公司制定總的施工進度計劃,責任落實到個人;劃分合理的流水作業段,合理安排人、材、機;編制全線范圍交通疏解專項方案;編制深基坑專家論證專項施工方案,成立科技攻關小組,并對基坑周邊的建筑設置監測點,嚴格執行檢測制度,保證后期施工平穩有序推進。
據悉,該項目是東莞市的第一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也是中鐵城建集團在東莞市的第一個市政項目。
江蘇省
@宜興日報:宜興--建筑觀摩看“未來”
6月19日,
房屋建筑由宜興市建設局主辦的宜興市2018年建筑施工質量觀摩活動,在宜城優湖美地小區工地舉行?;顒又姓故镜摹案呖萍肌?,讓前來參觀學習的近千名建筑業從業者嘖嘖稱贊,紛紛表示看到了未來建筑工地的模樣。
當天,活動邀請在宜的房地產企業和相關建設單位代表,共建成30個施工質量樣板展區。除了展示施工質量的“基本功”外,每一家企業還亮出“絕活”,積極展示新思路、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
在農工商地產展區,一處宮燈高挑、白墻黛瓦的“古院落”,吸引眾多眼球。這一裝配式木結構的仿古建筑,不僅建設快捷環保,還保留了中國古代建筑的韻味。而在隔壁,萬科地產的混凝土裝配式建筑展區內人頭攢動,傳統的鋼筋縱橫、灰泥亂飛的施工景象不見了,就連墻壁都是成品運到現場直接安裝的??粗鴰孜还と苏故尽捌唇印毖b配式建筑,大家紛紛稱聯想到了“搭積木”,感嘆主要預制件在工廠生產,再運到施工場地進行組裝,可大大縮短工期?!安粌H現場施工時間更短、施工更文明,質量也進一步提高了?!爆F場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說,裝配式建筑構件之間的銜接,經過精密計算和設計,非常牢固,比傳統建筑模式更安全。
位于室內的BIM技術展示區,也是此次觀摩的熱點區域。講解員詳細講解的如何通過建立專業模型,以三維模式對二維設計的空間結構、復雜節點等進行管線綜合設計,優化空間凈高等內容,吸引不少人用手機拍攝下來。此外,中交地產的太陽能建筑展區、恒大集團用海綿城市理念建設的庭院展區等,紛紛獲得參觀人員的點贊。觀摩企業代表都表示,在觀摩學習交流中受益匪淺,將認真學習先進經驗做法,努力提升工程質量水平。
“我們舉辦這樣的活動,就是想更好地展示優秀房地產企業和相關施工企業的先進理念和技術,發揮其引領作用,推動全市建筑企業對標先進找差距,相互交流促提高?!币伺d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工作人員如是說。
湖北省
@人民日報:十天搭起一棟樓?可以!
房屋建筑一棟建筑面積3292平方米的幼兒園,從開工到主體完工竟然只需要10天!近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走馬嶺同心花苑還建小區,一棟采用工業化裝配方式建造的幼兒園吸引了全國裝配式建筑行業50余位專家現場觀摩。
據了解,這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成果首次在湖北省落地并投入示范應用。
這座11米高的幼兒園共三層,分南樓、北樓兩個單體,中間采用鋼連廊連接。施工現場很少見到腳手架、現澆混凝土、建筑垃圾等普通工地常見的元素。
據建設方中建三局綠投公司總經理王濤介紹,該幼兒園采用大跨度預應力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采用全裝配式施工,外墻、樓梯、樓板等采用模塊化預制,再將它們拼接在一起,類似搭積木。如此,現場操作人員減少一半,但整體施工效率卻提升兩倍。
更為重要的是,據粗略統計,該項目施工共節約鋼材10%,節約木材80%,節約水資源50%左右,減少施工廢棄物約70%。
記者從在武漢召開的2018年國際裝配式建筑發展高峰論壇上得知,2011年到2017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從43.2億元增長至462.3億元。但從比例上看,目前我國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的比例并不高,大約在3%—5%。
2017年,住建部提出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計劃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
武漢市城建委建筑工業化辦公室副主任童明德稱,武漢去年4月開始進行裝配式建設試點,今年武漢市將大力推進建筑示范項目、產業基地建設,并制定標準和規范,并要求凡符合裝配式建造條件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應當按照裝配式建造標準進行建設。
目前,武漢共有15個裝配式建筑的部品生產基地正在建設,2018年底基本實現投產,可以滿足每年10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的建造需要。按照武漢市去年3月提出的規劃,2018年到2020年,武漢市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要逐年遞增10%,到2020年底,力爭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不低于40%。
四川省
@成都日報:四川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四川省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管理辦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地下綜合管廊投資建設。
《辦法》提出,在城市規劃新區,交通流量較大、地下管線密集的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地下綜合體等地段,城市高強度開發區、重要公共空間、主要道路交叉口、道路與鐵路或河流的交叉處,以及道路寬度難以單獨敷設多種管線的路段,優先規劃地下綜合管廊。老舊城區應根據空間資源、環境約束條件因地制宜規劃布局管廊。同時,管廊的建設要與新區建設及舊城改造,市政道路新改擴建及市政主要廊道建設,地下空間、人防設施及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相協調,同步設計、同步建設。
《辦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廊的投資和建設:管廊建設可以采用市場化運作,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多種形式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掇k法》明確,全市與道路同步建設的管廊由道路建設主體一并籌資建設。中心城區11個市轄區內單獨組織實施的管廊,采取政府投資、企業投資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實施。
《辦法》還提出,管廊內應當進行管廊智能化專項設計,建立集地下綜合管廊監控、預警、應急、信息處理等為一體的智能管理系統,并提倡管廊建設管理單位和施工單位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在管廊建設中應大力推廣建筑工業化和預制裝配式施工。